體外震波治療(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)是一種非侵入性,不須打針、吃藥、麻醉、開刀,無傷口、無放射性的治療方式,可震開/解除筋肉沾黏,針對慢性肌腱發炎及筋膜慢性疼痛做處理,緩解疼痛症狀,改善生活品質。

震波治療原理
促進組織代謝 > 循環 > 修復 > 再生
瑞士震波治療儀利用氣動式原理產生放射狀震波,將能量傳遞到慢性發炎、 已鈣化的骨骼或纖維化軟組織,造成“微小破壞”以誘發血管新生, 刺激自癒並帶走發炎物質,促進組織修復與再生。 此外可刺激疼痛神經釋放止痛物質,即時止痛, 同時促進淋巴循環、微血管新生,對橘皮組織亦具改善效果。
EMS 震波療程可以改善什麼問題?

各類急性與退化性肌腱炎
可舒緩網球肘、高爾夫球肘、手腕三角纖維軟骨損傷等,也能改善運動過度引起的 ITBS、旋轉肌腱發炎、髂骨肌腱疼痛及慢性筋膜緊繃(如肩頸痠痛、下背痛)。
鈣化性肌腱炎
肩部常見,易導致劇痛與活動受限。震波能破壞鈣化結晶,減少發炎、 縮短恢復期,為類固醇或手術外的非侵入選擇。
足底筋膜炎
透過震波深入足底筋膜,進行組織微破壞及修復刺激,適合長期站立、 扁平足或高足弓患者,加速康復且無侵入風險。
踝關外側韌帶慢性損傷
反覆扭傷未妥善處理易轉為慢性疼痛。EMS 震波可深層修復韌帶組織, 減輕發炎與緊繃,縮短復原時間。
激痛點與筋膜緊繃
震波能針對深層筋膜與黏連處放鬆,減輕疼痛並恢復活動度。 後續仍須配合姿勢與生活習慣調整,避免復發。
橘皮組織
放射狀衝擊波能促進膠原蛋白重組與血液循環。 約 6–8 次療程後,可顯著撫平橘皮並提升肌膚彈性。
聚焦型 vs 放射型震波差異

FOCUSED
聚焦型震波
- 能量收斂於體內單一焦點
- 穿透最深可達 10-12 cm
- 適合
鈣化性肌腱炎、骨不癒合、深層激痛點 - 高能脈衝,治療次數
通常較少
RADIAL
放射型震波
- 能量向外擴散逐漸衰減
- 有效深度約 3-6 cm
- 適合
足底筋膜炎、阿基里斯腱、表層筋膜放鬆 - 範圍廣,可用於
「先鬆後補」搭配聚焦波
治療療程建議
震波效果因人而異,建議 3 ~ 5 次為一個治療週期(嚴重者 8 次), 每 5 ~ 7 天 1 次,每次約 15 ~ 20 分鐘。
多數患者於完成一個週期後即可明顯改善;實際方案仍以醫師評估為準。 建議搭配其他治療及適度運動,可使成效更顯著。
震波治療注意事項
- 治療後患部48 小時內避免劇烈運動,亦請勿泡溫泉或使用過熱的水洗浴。
- 治療後 3 天內,請避免同部位接受短波、超音波等深層熱療。
- 以下族群不建議進行震波治療:
- 骨髓炎、肌腱急性撕裂 / 發炎期
- 未滿 18 歲青少年
- 凝血功能異常或正服用抗凝血藥
- 孕婦、治療部位有開放性傷口 - 治療後若出現輕微腫脹或痠痛屬正常修復反應,可短暫冰敷舒緩。
震波療程Q&A
Q
震波治療過程多久?時間大約15-20分鐘就可完成,治療後可照常活動。
Q
在治療後是否有其它的副作用?是否需要麻醉?非侵入性不需麻醉,無副作用。但治療後,有極少比例的患者其部位 會產生些許腫脹、瘀血或疼痛,這些現象約在5到10天後會慢慢緩解, 並不影響日常生活。
Q
震波後效果能維持多久?治療後,組織需要時間修復與再生,第四週左右達到高峰,整個修復約可維持十二週。但作用持續時間因人而異,治療後四至六週內應避免劇烈運動、調整日常會造成傷害的習慣動作,正常作息才是維持的關鍵。
Q
哪些人適合接受體外震波攝護腺保養?要做幾次?對自己性能力不滿意男性或 經醫師診斷有所需求者。據各人體質、狀況、需求而有所不同;通常療程的進行是一個禮拜一次,建議持續 3-5 次以上。